苔蘚牆的製作有幾種不同的方式,以下介紹三種較容易操作的方式:
- 利用可直立的薄板放上水苔後,再放上苔片(不用去除基質),利用塑膠網或線固定苔片及水苔。平放培養一段時間,待穩定生長後,再直立擺放。
- 利用掛飾拼貼的方式,利用窗簾勾或迴紋針固定在網架上,或是用鉤子或夾子吊掛。(我是用這一種)
- 至園藝材料行購買國外進口、已死亡和染色的苔蘚和地衣,依照個人喜好,利用保麗龍膠黏在牆面或物體上。此法可以快速完成苔蘚牆,並且不用照顧。許多專櫃櫥窗是利用這樣的方式布置的。
苔蘚牆或掛飾照顧方式:
- 水分維持方面:可以直接定時撒水霧的方式維持濕度,或是每日從上方澆透一次。(我是後者)
- 光照方面:若是室內一定要補光,室外可依不同物種所需的陽光和濕度,選擇不同的物種。
苔蘚牆的物種選擇:
- 若是無法定時灑水霧,建議選擇較耐旱的物種。
- 直立的苔類雖然色澤鮮豔、引人注目,不過須等根部固著之後,才能直立擺放。而隨著生長植物體變高,很容易整片剝落,或是基部變黑。
- 花市常見的匍匐苔類,不耐旱又怕悶熱,除非能提供高濕度和低於30度的環境,否則不建議使用。平地常見的明葉苔屬、鱗葉苔屬和小羽苔屬相對比較適合製作,就算完全乾掉1、2天也能存活。
- 地錢類在潮濕的環境生長較好,可放在苔蘚牆下方,但不可泡在水中。若利用塑膠網或線固定,容易造成受傷死亡。建議是去除基質後,擺放在平放的掛飾上,待一個月後長根固著後,再直立吊掛。
其他相關注意事項:
- 前兩種方式製作出來的苔蘚牆是活的,需要天天照顧,維持光照和濕度,否則容易變色或死亡。
- 苔蘚植物依照季節,會因消長和生活史,而有不同的樣貌,不可能一年四季都維持完美的狀況。
- 若要維持美觀,去除被子植物或蕨類植物是必要的,否則除了整體變形,也會造成苔蘚死亡。
相關參考資料:
2018.11.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