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介:
葫蘆苔科(Funariaceae)的立碗苔(Physcomitrium)為直立型苔類,植物體高度通常不到 1 cm ,淡綠至深綠色。葉緣有細鋸齒,長倒卵形。 中肋一條達近葉尖處。葉細胞長方形至長六邊形。孢蒴直立,球形或梨形,蒴蓋脫落後呈碗形。可在莖的基部產生側芽繁殖。常見於公園或花圃有遮蔭的土面上。
培養方式:
- 直接舖苔:可將苔片直接放在土面上,或分成小叢放置。隨著成長,整叢植物體的覆蓋範圍會增加。
- 孢子繁殖: 採取孢子體成熟,蒴蓋尚未掉落或剛掉落的孢蒴,放入加了少量水的容器,利用剪刀剪破,鑷子夾破,或湯匙碾破孢蒴,使孢子釋放至水中。將孢子攪拌均勻,倒在培養基質上,維持表面潮溼及光照。通常約 1 個月後會長出綠色的原絲體,三個月至半年後可以長成植物體。為了表面美觀,及避免不同物種間產生競爭,最好隔離單獨培養。孢子數量需十分充足,才能長成一片。若長出的植物體密度過高,可以分叢或以鑷子拔取部分植株另外培養。
照顧要點:
- 在光照需求方面,立碗苔相對需要較低的光照,儘量避免陽光長時間直射。
- 若在強風、強光環境中,或施肥後,葉尖容易變黃並產生結晶。
- 切記勿使之浸泡在水中,否則容易發黑死亡。
- 長出孢蒴、孢子散出後,植物體狀況較差,變成褐色甚至會死亡,可繼續照顧一段時間,通常會再長出新芽。
2018.09.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