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多朋友喜歡苔蘚,想要利用匍匐性苔類製作苔球,但山區物種(如:羽苔屬、灰苔屬)大多不適合臺灣的平地氣候,也不易附石。如果朋友們想嘗試,建議大家從平地常見的物種入手。一方面容易成功,不需要提供高濕度、光線充足且低溫的環境,另一方面比起山上的物種,一點也不遜色!
匍匐性苔類:小羽苔屬(Haplocladium)、明葉苔(Vesicularia)、鱗葉苔(Taxiphyllum)、卷柏苔屬(Racopilum)、羊角苔(Herpetineuron toccoae)、走燈苔屬(Plagiomnium) 、羽苔屬(Thuidium)。以上的物種自己都了養超過一年,前三者較耐旱,其他則需要高濕度環境,培養的方式可以參考之前的苔蘚學堂和文末連結。朋友們可以按圖索驥,從自家附近取得這些物種。
小羽苔屬(Haplocladium)
小羽苔常見於平地公園、綠地的土面或石面上,耐旱、耐熱,適合製作苔球、附石或盆栽。
明葉苔(Vesicularia)
明葉苔常見於平地公園、綠地的土面上,耐旱、耐熱,適合製作苔球、附石或盆栽。
鱗葉苔(Taxiphyllum )
鱗葉苔常見於平地公園、綠地的土面或石面上,耐旱、耐熱,適合製作苔球、附石或盆栽。
卷柏苔屬(Racopilum)
卷柏苔可見於環境陰暗潮濕的平地公園、綠地的土面或石面上,適合製作苔球、附石或盆栽。
羊角苔(Herpetineuron toccoae)
羊角苔可見於環境陰暗潮濕的平地公園、綠地的樹上、土面或石面上。主莖匍匐,次級莖直立,適合製作附石、瓶中微景觀或盆栽。
走燈苔屬(Plagiomnium)
走燈苔可見於環境潮濕的平地公園、綠地的土面上。適合製作附石、瓶中微景觀或盆栽。
羽苔屬(Thuidium)
羽苔可見於環境潮濕的平地公園、綠地的土面上。培養溫度建議低於30度C。適合製作附石、瓶中微景觀或盆栽。
2019.04.04